玉米专业号
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:鸡冠花
玉米专业号 | 2022-7-19

鸡冠花(学名:Celosia cristata L.),别名:鸡髻花、老来红、芦花鸡冠、笔鸡冠、小头鸡冠、凤尾鸡冠、大鸡公花、鸡角根、红鸡冠。原产于非洲、美洲热带和印度,是一年草本植物,夏秋季开花,呈鸡冠状,故称鸡冠花。
鸡冠花

此照片摄于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

形态特征

鸡冠花,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80cm。全株无毛,粗壮。分枝少,近上部扁平,绿色或带红色,有棱纹凸起,中部以下多花。单叶互生,具柄;胞果卵形,熟时盖裂,包于宿存花被内;种子肾形,黑色,光泽。

主要价值

(1)观赏价值

鸡冠花的品种多,株型有高、中、矮3种;形状有鸡冠状、火炬状、绒球状、羽毛状、扇面状等;花色有鲜红色、橙黄色、暗红色、紫色、白色、红黄相杂色等;叶色有深红色、翠绿色、黄绿色、红绿色等极其好看,成为夏秋季常用的花坛用花。

(2)药用价值
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鸡冠花性味甘,凉。功能主治凉血,止血。治痔漏下血,赤白下痢,吐血,咳血,血淋,妇女崩中,赤白带下。

(3)园林价值

鸡冠花因其花序红色、扁平状,形似鸡冠而得名,享有“花中之禽”的美誉。高型品种用于花境、花坛,还是很好的切花材料,切花瓶插能保持10天以上。也可制干花,经久不凋。

鸡冠花对二氧化硫、氯化氢具良好的抗性,可起到绿化、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多重作用,适宜作厂、矿绿化用,称得上是一种抗污染环境的大众观赏花卉。高茎种可用于花境、点缀树丛外缘,作切花、干花等。

植物文化

(1)花语

鸡冠花生长于秋天,当夏天的热情被秋风萧瑟所代替,人们心情日渐忧郁时,鸡冠花如似火的绽放着,火红般的颜色、花团锦簇,人们因此赋予它“真爱永恒”的花语。

(2)传说

很久很久以前在穆校河的河畔,住有一位姓刘的小女孩。有一天小女孩往鸡冠山采摘野菜,她越走越远结果迷途山中,因她饿得没有办法,于是她采摘野果野菜充饥。由于她什么都吃,喝的河水又不清洁,结果拉起了肚子,腹痛难当。她突然在河边发现了一种紫色鸡冠式的野花,她想,采一些花吃下,或能治好拉肚子。于是她采了一些花吃了下去,果然肚子就不那么痛了,之后她又连续吃了那紫色的花,结果肚子就不拉了。但因她数天没有吃饭,已没有力气走路了,于是她靠在一棵树下的草棚内,突然听到草中传来响声,误以为野兽来袭,她慌张地钻进草棚旁的树洞里,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近,原来是人的脚步声,于是她爬出树洞,钻出了头子后就没有力气了,她的父亲和乡亲抱了她出来。回家后,小女孩休息了数天,精神逐渐好了起来,小女孩向母亲说起她在山中,因吃了野果拉肚子,及后吃了紫色的花治好了病的事情。小女孩的母亲由于经常拉肚子,听后,过了数天和丈夫一同上了鸡冠山,采了一些连根带回家中,栽种于家门前。小女孩的母亲连续数天使用紫色的花煎汤服用,结果拉肚子的毛病没有再犯,其后她将那种花能治病的消息告诉给其他人。因为这种花像鸡冠子,人们就给它取名叫“鸡冠花”了。

(3)文化

我国古代民间视鸡冠花为吉祥物,凡祭祖时,必用鸡冠花。藏族人民在过藏历新年时,会在代表吉祥的食物上插上鸡冠花。在国画中,鸡冠花常常作为画鸡的配景,寓意“官(冠)上加官(冠)”。以鸡冠花供祖,在宋代已风行。中元节,用鸡冠花祭祀祖先,表达缅怀的习俗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